日前,浙江省環保廳公布環評單位脫鉤改制進展情況,16家環保系統直屬單位全資、控股、參股成立的企業性質環評機構全部脫去"紅頂中介"的帽子,完成脫鉤改制。在這份名單中,涉及金華市的企業有一家,即金華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記者了解到,按照環保部提出的脫鉤方式,金華市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市環科院作為市環保局下屬事業單位繼續保留,重歸環境科研職能。脫鉤的環評機構新名為金華市環科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為民營股份有限公司性質的獨立中介機構。簡單地說,這套脫鉤方案能在發揮市環科院科研功能的同時,更好地助推新中介機構服務大眾市場。
環評市場存亂象
工程未動,環評先行。在建設項目和規劃動工之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是保護環境的第一道關口。環評能否通過審批,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項目在環保方面是否可行。
一直以來,由于重要性和必須性,環評技術服務市場存在各種亂象。以往,市場內"紅頂中介"現象突出,帶來環評壟斷、權力尋租等問題,出現依托審批搶市場、戴著紅頂多賺錢等亂象。一些紅頂中介直接參與環保審批,對企業項目審批橫加干涉。
環評脫鉤改制,即去除環評機構的行政主管部門背景,與行政主管部門在人員、財務、業務、名稱等全面脫鉤。2015年3月25日,環保部發布《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方案》,浙江省屬于第一批改制省份。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坦言:"這項工作非常繁重,也很敏感。這是割自己的肉,阻力很大。"
據了解,浙江省16家環評機構通過依法撤回股份、轉讓股份、劃轉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退出建設項目環評業務等形式,已完成徹底脫鉤。注銷環評資質的6家,退出部分股份2家,劃歸國資委或城投集團3家,轉為企業或個人持股5家。
"環評機構在舊的經營體制下,多數是以吃'大鍋飯'的形式存在,這種管理模式和分配方式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工作效率和業務質量。"金華市相關環保專家認為,"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是環評的初衷和基本原則,促進環評回歸其技術咨詢的本質是環評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標。"環評脫鉤"有利于從源頭解決環評與審批責任不清的問題,回歸到市場主體和為業主服務的本職上,更好地維護環評的公平與正義。
轉企改制好處多
金華市完成脫鉤的市環科院成立于1988年,是市環保局直屬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主要從事環境保護的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究、環境規劃、環境監理、環境污染防治技術咨詢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等工作。
根據金華市環評脫鉤方案,市環科院以環評機構與環保部門脫鉤為目標,在保證環評業務平穩過渡、技術人員隊伍穩定的前提下,建立獨立的環評中介服務機構。推進市環科院主業方向轉變,以環境科學和環境規劃研究為主業,開展區域、流域環保專項技術開發和地區環境保護政策研究,為環保部門提供技術支持。
"改制完成后,市環科院徹底剝離環評業務,取消市環科院的環評資質,由原單位部分業務骨干共同成立金華市環科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脫鉤"紅頂"的新機構與其他民營環評機構地位同等,將充分進行市場競爭,金華市環評體系也將更加開放和公平。
對于完成轉企改制的金華市環科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昨天,記者走進他們的辦公場所,40余名工作人員都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環評工程師戴友鵬說,轉企改制后的個人收入與業績直接掛鉤,只有努力工作才能保證"飯碗"不丟。
"環評審批的改革不僅進一步規范了金華市的環評市場,也推動環評機構向專業化、規?;l展,有利于發揮中介服務在金華市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助推作用。"環科公司董事長鄒方泉說,轉企改制后,環評業務在市場體系下的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大,公司將在原有人才和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積極主動地適應市場競爭,改進辦事流程、提高服務質量,為項目環評提供更好的服務。
"對于一家直接面向市場的環評機構來說,這些改變都能帶來實打實的好處。"鄒方泉說。
加快適應應對挑戰
沒有了"鐵飯碗",意味著改制后的環評機構要面對復雜的市場競爭。
據了解,目前"脫鉤"的環評機構存在業務傳統單一、不適應市場競爭等問題,做慣了內部單子,沒有生存壓力,往往缺乏拓展業務、提升人才質量等工作的積極性,長期與政府部門"緊密捆綁",讓這些機構每年都有穩定的業務保障。
鄒方泉說,隨著環評市場化的加快,目前已有20多家來自省外、杭州的環評機構涌入金華市。這些公司不乏擁有上市背景,或有著國企支撐,對本地企業而言具有一定吸引力。在如何應對方面,他給出的答案是:人才+服務。
專業人才對于環評機構來說是最核心的競爭力。環評機構在脫鉤改制后,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只有解決人員和技術問題,才可能談得上企業的發展。
目前,環科公司有10名環評工程師、4名高級工程師、10名工程師,多人從事環保工作20余年。為了調動團隊的積極性,環科公司出臺并修訂了一系列管理、激勵制度。制度規章的進一步精細化,使轉制后員工的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盡管外界高薪誘惑很多,可我們團隊沒有人員流失,仍然保持著較好的工作狀態。這是環評機構改制中最難能可貴的。"鄒方泉說。
除了人才,全面周到的服務也是贏得市場的重要因素。蘭溪某塑膠公司負責人章先生就吃過這個虧。4年前,他請了一家省外環評公司做了環評報告。當時,業務員言之鑿鑿地說,會提供一整套后續配套服務。去年上半年,公司生產規模擴大,章先生找不到原來那份環評報告,想請這家公司重新打印一份,可對方竟然說找不到底稿了。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金華市環評市場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多數外地環評公司只是在金設業務點,并未將專業團隊跟進搬到金華,使得本地委托公司在與環評工程師交流時存在不便。另外,一些外地環評工程師由于對本地情況不熟悉,在做環評報告時未能與企業實際環保措施相結合,造成項目無法通過環??⒐を炇?、只能重新做環評,加重了企業負擔。鄒方泉說,正是看到這些問題,環科公司要求必須把做好服務放在重要位置,哪怕是多做一些溝通、做多一些工作,也要讓委托方感到"價有所值"。
金華環??茖W產業聯合會會長伊仲倫說,"脫鉤"為環評市場提供了更公正、公開、公平的環境,作為環評機構本身而言,在行業內部應形成一種自覺按照導則、標準、規范執行,以公開、公正、準確完成環評工作的認知。環評機構在考慮幫助企業通過環評的同時,對于存在可能影響環境問題的項目,多與企業溝通,而不能單純地以幫助企業渡過風險或者掩蓋風險為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好的市場環境。
原標題:環評市場化將給污染防治帶來新氣象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營產品:1KV冷縮電纜附件 10KV冷縮電纜附件 35KV冷縮電纜附件
聯系電話: 4008635735
手機:
反饋郵箱: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