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態景觀建設行業的發展與城市建設緊密相關,主要為城市綠化與園林建設。隨著城市化進程、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的持續發展,廣場綠地、道路景觀、地產景觀等逐漸成為生態景觀建設的重要部分。此階段生態景觀建設著重以景觀建設為主。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生態環保意識逐漸增強,涉及濕地修復、水環境治理、礦山生態修復等建設內容的項目逐漸增多,生態景觀建設從著重景觀向注重生態功能恢復、生物物種多樣性、自然資源保護與節能高效應用等方面發展。
生態修復與景觀建設行業發展現狀
1生態修復行業發展現狀
✿丨環境污染
① 環境的破壞與污染要求生態修復行業快速發展
分析報告顯示,生態環境惡化表現為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方面。
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地侵蝕遙感調查,我國水土流失面積為 356 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 174 萬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 億噸,全國 113,108 座礦山中,采空區面積約為 134.9 萬公頃,采礦活動占用或破壞的土地面積 238.3 萬公頃,植被破壞嚴重。
生態環境惡化對人類不良影響的表現越來越明顯,加大生態修復投入以保護越來越脆弱的生態環境已刻不容緩。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并改善生態環境,我國政府提出了 2020 年全國森林覆蓋率20%提高到 23%, 2050 年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 26%以上的目標。 有關部門已開始重點投入礦山生態修復和沙漠化治理等方面的國土整治工作。生態修復已成為一個新興的發展領域。
② 國家立法層面的大力支持
✿丨立法支持
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法規政策以保護生態,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001 年《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制定了接下來十年城市綠化的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是行業標志性政策,由此揭開生態環境行業高速發展序幕。
2012 年 11 月,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美麗中國"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寫入黨章,凸顯決策層對生態環保的重視已上升到空前高度。"十八大"后關于生態建設的規劃與政策陸續推出, 生態修復行業進入以生態建設為主導的新一輪快速發展期。同月,住建部發布了《關于促進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目標:到 2020 年,全國設市城市要對照《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完成等級評定工作,達到國家Ⅱ級標準,其中已獲得命名的國家園林城市要達到國家Ⅰ級標準。意見認為,促進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要積極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工作。
政策的高度重視將對生態修復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十八大"開啟了生態修復行業新一輪發展,生態修復行業將迎來良好發展機遇。
③ 生態修復行業各領域的發展情況
-濕地保護-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工作,相繼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我國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濕地保護體系。根據《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2011-2015 年),"十一五"規劃建設總投資 90.04 億元,其中中央投資 42.36 億元,地方配套47.68 億元。實際實施批準實施各類濕地保護項目 205 個,完成項目總投資 30.3 億元。"十二五"期間,全國濕地保護工程總體投資 129.39 億元,其中中央投資 55.85 億元,其他屬于地方配套。規劃的方向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濕地保護工程,二是濕地綜合治理工程,三是可持續利用示范工程,四是能力建設工程。各類濕地保護項目總共738 個,包括濕地保護工程項目 590 個,濕地恢復工程項目 110 個,濕地可持續利用示范項目 26 個,能力建設工程 12 個。
總的來看,我國濕地保護工作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已經取得明顯成效。調查結果表明,我國濕地面積 5,360 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 5.58%。其中,自然濕地4,667 萬公頃,占全國濕地的 87.07%。全國有國際重要濕地 46 處,濕地自然保護區 577個,濕地公園723 個。全國濕地保護面積達 2,324 萬公頃,濕地保護率為43.36%。
-水環境生態治理-
目前我國水生態系統受損嚴重,超過60%的河流、湖泊和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水環境生態治理市場空間巨大。根據《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 年)》(環發[2012]58 號),"十二五"期間,重點流域(不含太湖流域)初步確定規劃水污染防治骨干工程項目6,007個,估算投資 3,460.43 億元; 其中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項目與區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合計為 1,278 個,投資額為1,073.07億元,年均為214.74 億元;華東地區為 175.16億元,年均為 35.03 億元。
-水土流失防治-
依托 2010 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我國逐步健全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制度,不斷完善配套法規體系建設,依法加強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水土保持機制創新進一步推進。據統計,自 2010 年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施行四年來,我國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加快,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約21.2 萬平方公里, 全國實施生態修復 8.2 余萬平方公里, 治理小流域 12,400 多條,實施坡改梯 1,500 多萬畝,建設生態清潔型小流域700 多條。重點治理區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四年來,中央直接用于水土保持的投資達190 多億元,超過"十五"和"十一五"水土保持投資總和。
-山開采生態修復-
2008 年,國土資源部發布《全國礦產資源規劃 2008-2015 年》。根據《規劃》到2015 年,新建和生產礦山的礦山地質環境得到全面治理,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率分別達到 25%和 35%,新建和在建礦山毀損土地全面得到復墾利用,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土地復墾率分別達到 25%和 30%以上。到 2020 年,綠色礦山格局基本建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礦區土地復墾水平全面提高。
2景觀建設行業發展現狀
① 新型城鎮化與居住消費升級助推景觀建設行業產值穩健增長
-城市化進程持續推進,景觀建設投資仍有提升空間-
新型城鎮化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并納入國家規劃是在 2003 年的"中共十六大"上,會議將大中城市與小城鎮的協調發展作為其初步內涵,而此時中國的城鎮化率僅為 37.7%,約為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的一半。經過 10 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率明顯提高,截至 2014 年我國城市化率已提升至 54.77%,年均提高1.30%。但同時發達國家城鎮化率普遍在 75%-80%之間,與此相比,我國城鎮化的未來發展空間仍然十分巨大。此外,國內各區域城市化率程度不一,東部顯著高于中西部,城市化率提升的驅動力仍在。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城市景觀建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2000 年城市園林綠化固定資產投資額僅為 143.20 億元,2013 年已達到 1,647.40 億元,年均增長率在 20%以上。在固定資產投資推動下,我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2006 年的 35.11%增加到 2014年的40.22%。
-商品房投資增長與居住消費升級支撐地產景觀投資穩健增長-
新型城鎮化將帶動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及居民環境品質消費的顯著升級, 同時帶動商品房需求量的上升。2005~2015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房地產投資額復合增長率為24%。其中商品房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比重均在 65%以上,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7.21%,商品房銷售面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4.27%。
② 園林景觀行業各領域的發展情況
-"生態宜居"驅動地產景觀投資持續增長-
地產園林投資主體為房地產開發商, 地產園林產值增速與房地產銷售密切相關,地產園林行業規模的擴大也越來越得益于人民對居住品質的提高、居住環境的重視,同時也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城市綠化條例》和《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中規定:新建居住區綠地占居住區總用地比例須達30%以上;此外,房地產開發商通過提高地產品質附加值來提高差異化競爭優勢, "生態宜居"的理念有助于提升地產景觀投資的持續增長。
2004-2014 年,我國房地產投資完成額年均增速在15%左右。地產景觀的投資規模與房地產銷售收入、投資規模緊密相關,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房地產配套園林投入占地產銷售收入的比例為 1%-4%,其中高層、小高層住宅投資比例為 1%-3%,別墅或類別墅為 2%-4%。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4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年我國房地產投資額達到 95,036 億元,假定房地產企業的銷售收入近似于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2014 年我國地產園林市場容量約為 1,900 億元。隨著每年房地產投資完成額的不斷增長, 地產園林的市場容量還將繼續擴大。 隨著地產行業競爭愈加激烈,景觀工程對于提升地產項目價值的作用愈加凸顯, 有助于提升景觀投資占房地產總投資的比重。
-道路綠化投資力度得到加強-
近年來,我國公路投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全國公路總里程由 2000年的 167.98 萬公里增長到 2014 年的 446.39 萬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總里程由 1.63萬公里增長到 2014 年的 11.19 萬公里。全國公路投資的穩步增長,特別是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給園林綠化帶來大量的業務機會。
高速公路的綠化要求較高,據估計,高速公路每公里的綠化投資至少要 100 萬元,高速路進出口的綠化標準更是與城市公園綠地基本持平。 而城市公路沿線綠地是城市公共綠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綠化覆蓋率的不斷提高,城市公路的綠化水平和層次也得到不斷地提升。
我國鐵路沿線的綠化過去以種植種類單一的防護林為主,鐵路沿線景觀建設長期以來未得到足夠重視。但隨著客運專線、城際鐵路的大規模興建,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意識到鐵路周邊環境直接影響著整個城市的美譽度, 因而鐵路沿線的景觀綠化將得到持續加強。
-公園綠化-
隨著城市建成區面積的不斷擴大和公共環境的持續改善帶動了市政園林單位投資額的逐年提升,大型公共綠地建設投資由 2003 年的 321.9 億元增加到2013 年的 1,647.4 億元, 年復合增速17.74%。 主要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 2003年的 6.49 平方米增長到 2013 年的 12.64 平方米,年復合增速 6.89%。近年來,我國城市園林綠地面積和公園綠地面積分別由2003 年的121.17 萬公頃和21.95萬公頃增長至 2013 年的 242.72 萬公頃和 54.74 萬公頃,年均提高 12.15 萬公頃和 3.28 萬公頃。
原標題:園林與生態修復行業發展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營產品:1KV冷縮電纜附件 10KV冷縮電纜附件 35KV冷縮電纜附件
聯系電話: 4008635735
手機:
反饋郵箱:
地址: